797

實施要點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中110學年度第1學期體育科循環式協同教學實施要點

一、目的﹕

 (一)落實體育科教學,推展一人一運動,增強學生體能,鍛練學生健全身心,促進五育均衡發展。

 (二)發展多元學習活動,建立良好運動習慣。

 (三)建立學校體育特色。

 

二、實施方式:

 (一)採單循環式。

 (二)實施年級:一至十二年級。

 (三)上課時數:每週二小時。

 

三、實施項目﹕

 (一)一、二年級--游泳、兒童體操、球類探索、運動與遊戲、兒童舞蹈、健康與體育、跳繩。

 (二)三~六年級----游泳、桌球、羽球、武術、舞蹈、扯鈴、籃球。

 (三)七~九年級----游泳、羽球、籃球、桌球、武術、舞蹈、排球。

 (四)十~十二年級--游泳、桌球、羽球、籃球、排球。

 

四、教材內容﹕

 (一)依據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階段能力指標」內容授課。

 (二)十~十二年級依據107學年度教育部修正發布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

 (三)『教材編選』主要根據學校之特色、學生身心發展。

 (四)循環式協同教學課程內容(體育循環課進度表)。

 

五、師資:

 (一)循環式協同教學,依學校體育教師及教練專長分組擔任。

 (二)上課場地分配,由體發中心統一分配之。

 

六、排課方式:

 (一)體育課遇兩節連排時,則採循環式協同教學,各年級實施分組,並依課程內容,由專任體育教練上課。遇單節課時,則不採循環式協同教學,由原任體育老師依正常課程上課,不分組。

 (二)實施循環式協同教學時(兩節連排)一、二年級及雙語部不分組,各班依課程進度上課。

三、四、五、六年級各年級分八組,依各年級安排時段上課。七年級、八信望愛、八仁勇智、八慧和平、九信望愛、九仁勇智、九慧和平、十信望愛和平、十一信望和平、十二信望愛和,依各年級安排時段分四~七組上課,並於同一時段上課。

 

七、教學實施要點

 (一)教材編選要點

  1.由本校中小學「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研究小組」,依據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考量學校條件、社會資源、家長期望、學生需求等因素,研討課程實施計劃。

  2.教材編選需依據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教改理念及本領域之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原則。十~十二年級依94年6月教育部修正發布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及本校場地設備及實際需要為原則。

  3.教材之選配應依學生身心成長及其個別差異,依其能力、興趣、經驗與需求,選擇設計適當的教材,由淺入深,由簡而繁,有系統且循序漸進,以滿足學生的學習。

  4.教材編選宜秉持課程統整之精神,以生活經驗整合教材,採較大單元教學設計,並打破主題軸界限,注意各階段相關內容之銜接。

  5.能力指標的補充說明僅供編選教材之參考,可依學生需要做增刪。

  6.教材內容宜適當反應社會當前關注的議題,並及時配合提醒學生注意生活周遭的問題。

  7.對身心障礙學生應給予適切的個別化指導;對運動學習有特殊能力表現的學生應提供進一步加深加廣的學習指導,以發揮其潛能。

 (二)教學方式原則:

  1.健康與體育教學以能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健康行為為首要目標,教學方法及過  程應靈活安排,彈性運用。

  2.體育教學以能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適應能力為首要目標,注重適性發展,以啟發、創造、樂趣化之教學,讓學生在獲得成就感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3.依不同運動項目之特徵,指導學生對該項運動之基本能力與正確技術之學習,  奠定參與運動之基礎。

  4.體育教學宜加強運動傷害防範,如遇偶發事件應依程序緊急處理。

  5.體育課在操場上課的班級如遇雨天,應改在室內講授體育常識、運動方法、運   動規則或做室內遊戲、運動,觀賞錄影帶,不得停課或改上其他課程。

  6.各年級學生除因身體不舒服或有特殊情況,經醫師證明,並由學校核准後,得免上體育課或指定參加其他適當運動者外,均須按時上體育課。

  7.體育教學過程與時間分配如下:

  (1)準備活動:包括集合整隊、準備運動及引起動機等。其目的在使學生作劇烈運動前,對於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均能獲得充分的準備。但準備活動的教材,要生動活潑,提供創造思考的機會,避免採用呆板機械式的活動.其所占時間,約五~八分鐘。

  (2)發展活動:包括說明示範、嘗試練習、創思模仿、改正錯誤、反覆練習等。其目的在使學生了解運動的方法,學習運動的技能,並獲得足夠的運動量,以逐漸達到發展體能和促進身心正常發展的目標。其所占時間,約二十~二十四分鐘。

  (3)綜合活動:包括分組比賽或遊戲、表演、欣賞、整理運動、檢討批評及收拾器材等。其目的在使學生認識本節學習的成果得失與未來的課題,並且透過整理運動,恢復身心機能的平靜。其所占時間,約八~十分鐘。

  8.應視教材的性質,將全部學習與分段學習,配合應用。

  9.應按照學生的能力與個別差異,盡量分組教學,以達教學的效果。

  10.教學新動作時,應著重基本方法的指導,以奠立各種運動的基礎。

  11.教學新動作時,說明須簡要,示範要正確,並宜於第一次示範時,以正常速度做整個動作,第二次示範時,以緩慢速度做分解動作,同時說明動作的要領,必要時說明與示範可同時進行,並於動作中需特別注意之處,應略為停頓,詳細說明,如無法停頓者,應作多次示範。

  12.各種基本動作,可先以集體模仿的方式練習,使學生獲得初步概念。

  13.最初練習時應避免刺激學生的競爭心理,使能集中意志學習基本動作。

  14.各種動作學習至相當時間後,應以遊戲的方法或分組比賽的方式,反覆練習。

  15.分組遊戲或比賽時,應使各組學生的人數、能力及機會均等。同時各組應有明顯的差別,免混淆不清。

  16.分組活動時,應由各小組長領導進行,使學生能輕鬆愉快,享受運動樂趣。

  17.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若干時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思考及創造能力以訓練身心並用的理想態度。

  18.教學時可加強形成性評量,立即告知成績,以加強兒童自我學習動機。

  19.每節體育課,應使學生獲得質量並重的運動量,以促進其身心發展。

  20.對於遊戲比賽的規則必須嚴格執行,以培養學生尊重規則與恪守紀律的精神。

  21.教學時應隨時講解運動與安全對健康的重要性。

  22.教學時應注意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的言行,以培養優良的品德、習慣與態度。

  23.教師之言行舉止應和藹可親,不可流於粗暴,以免引起學生的畏懼與反感。

  24.教師應將教學心得與意見,隨時記錄,以作為改進的參考。

 (三)教學評量:

  1.體育成績評量以能達成分段能力指標為原則。

  2.體育評量範圍應包括運動技能、運動精神與學習態度等項目。

  3.評量可在教學前、中、後實施,範圍應包括認知、情意、技能、與實踐等。

  4.評量應能兼顧形成性與總結性的結果,採用主觀與客觀、質與量並重的多元評量方法,並訂定給分標準。

  5.各類別單元授課結束前應評定學生單元成績。

八、本要點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其他文章

招生資訊

我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