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小學部
109學年度普通班級適應欠佳學生轉介特教鑑定前介入輔導流程須知
親愛的老師您辛苦了,如果班上學生在生活、行為、情緒、學業方面有適應欠佳的情形學生可以依下方表格的步驟內容進行輔導、轉介等措施。
階段
|
時 程
|
步 驟
|
內 容
|
一
|
9月
|
11月
|
導師進行班級輔導與蒐集資料
|
1.蒐集並建立學生的基本資料,充分了解學生。
2.積極經營班級,建立班級常規,處理班級學生偶發事件及違規問題。
3.與家長溝通:
(1)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家庭環境及教養方式。
(2)教育史、醫療史的了解。
(3)給予相關改善策略建議。
4.學習環境與教學輔導調整或向輔導室尋求諮詢進行調整策略(可參考輔導老師或特教教師的建議):座位或作業調整、小老師的生活協助、獎勵制度等。
5.通報輔導室:
安排認輔教師、課後補救教學、團體輔導課程等。
|
二
|
導師提報個案
|
在進行以上流程仍無明顯改善者,請提報輔導室,填寫「學生輔導諮詢服務申請表」。
|
三
|
10月
|
11月
|
輔導室受理申請
|
初步瞭解、蒐集資料:輔導室接案教師與導師、科任教師討論,了解評估學生的相關問題,並給予初步輔導建議。
|
四
|
輔導室召開「輔導服務需求評估會議」
|
1.召開會議:主任召集輔導組長、導師、科任教師、特教教師、諮商師及相關人員,為學生召開輔導服務需求評估會議。
2.擬定輔導策略。【參考「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小學部)適應欠佳學生輔導策略及成效記錄表」】
3.訂定輔導成效評估會議時間,檢視成效。
|
輔導服務
|
依據輔導服務需求評估會議之決議內容,以團隊方式進行轉介前介入輔導。
|
召開學生輔導
成效評估會議
|
轉介前介入成效
1.介入有成效者:請輔導室持續輔導及追蹤。
2.介入仍無明顯改善者:由輔導室轉介校外相關資源協助並追蹤輔導,或經家長同意取得鑑定同意書後,轉介特殊教育鑑定。
|
五
|
12月
|
導師填寫轉介資料表轉介特殊教育鑑定
|
導師、科任教師協同特教教師向家長確實說明特殊教育鑑定及服務內容,取得家長「特殊教育服務鑑定同意書」後,導師填寫以下資料:1.學生基本資料表 2.訪談大綱 3.特殊需求學生轉介表
【參考「給普通班教師之特殊需求學生轉介資料表」】
|
六
|
1月
|
3月
|
特教教師實施鑑定作業
|
1.針對不同疑似障礙類別,進行不同之測驗,部分評量表需請家長及教師填寫。
2.入班觀察及晤談;彙整相關輔導資料。
3.持續與教師及家長聯繫:特教教師不定期蒐集個案近期學習、行為表現。
|
七
|
4月
|
施測資料彙整
|
1.彙整測驗資料、觀察晤談資料、輔導資料,完成「臺北市身心障礙在校學生鑑定一覽表」。
2.提報臺北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簡稱鑑輔會)。
|
八
|
5月
|
鑑定及安置會議
|
經鑑輔會鑑定工作小組(含教育局人員、特教教授、醫師、特教資深教師、家長代表)與鑑定晤談人員討論後,確認鑑定及安置結果。
|
九
|
6月
|
鑑定及安置結果彙整發函通知各校
|
依教育局公文鑑定及安置名冊,告知導師及家長學生鑑定及安置結果,並核發鑑定及安置結果通知書:
1.確認或疑似者:由特教組進行直接間接服務。
2.非特教服務者:請輔導室持續輔導及協助。
|
十
|
9月
|
正式入班,接受服務
|
召開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會議。
|
班上若有適應欠佳學生時,您可以這樣幫助他 ~
1.請與前任導師、科任老師、家長溝通心得,加速對學生的了解,輔導時便可事半功倍。
2.接納與尊重可培養他的自尊及信心。
3.建立班上同學和善的態度與接納,可增加他在環境中的安全感,減少隔閡與疏離感。
4.適應欠佳學生在一般正常環境中,通常會因信心的不足、自我意識的薄弱、情緒的失調,產生各種補償、替代、攻擊等適應困難行為,老師在處理時可與輔導與特教老師保持聯繫,共同協助處理。
5.安排小老師或小組輪流帶領與協助,增加同儕的互動,更重要的是增進學生彼此的了解與尊重,增進關懷與人文的精神。